“建筑工业化助力乡村振兴”沙龙活动成功举办
新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在脱贫攻坚后要进行“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些与建筑行业息息相关,且离不开新兴技术的支撑。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作为工业化建造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与交流互动国家级开放平台。

新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在脱贫攻坚后要进行“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产业发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这些与建筑行业息息相关,且离不开新兴技术的支撑。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中心”)作为工业化建造领域的技术研发、技术转移转化与交流互动国家级开放平台。

随着机器人在制造、服务等行业的快速推广与应用,机器人产品的运行可靠性、稳定性备受机器人制造企业、集成企业与用户的关注。移动机器人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不平整的路面和电梯间隙等不同的路面情况,因此移动机器人会产生不规则的振动,这些振动可能会导致一些光学雷达等传感器出现故障,接线脱落,螺丝松动等问题,从而降低移动机器人的可靠性。

2021年10月26日,“2021年度中电协电气场所用工业机器人安全与检测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工作会议”(以下简称:中电协机器人专委会)在线上召开,起草单位的代表共19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专委会秘书长邢琳主持。

10月26日,CeMAT ASIA 2021同期活动— —第二届智慧物流机器人质量高峰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顺利举办。本次论坛是在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国家机器人标准化总体组和上海市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的指导下,由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和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由AI今日人工智能和518智能装备在线协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1年第12号),批准发布602项国家标准和1项国家标准修改单,包括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主起草的三项电磁兼容领域推荐性国家标准。该三项标准均为我国自主制定标准,分别为电磁兼容领域的风险评估技术和新一代天线产品测量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