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视频号
7月22日,《移动机器人乘梯适用性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启动会在上海张江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全国机器人标委会特种设备用机器人分标委和机器人检测分标委指导,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张江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张江科学城机器人产业集群党委承办,并得到了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上海农商银行张江科技支行的大力支持。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创新处处长李菁,上海张江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平,全国机器人标委会特种设备用机器人分委会委员、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江北分院院长王会方,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郑军奇出席本次会议,全国机器人标委会特种设备用机器人分委会秘书长胡素峰,副秘书长张苹线上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创新处处长李菁发表讲话,李处长表示此次国家标准编制启动会的召开,不仅体现了国家对新兴技术领域标准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也展现了上海在我国机器人产业生态中的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并希望工作组在今后的标准编制工作当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凝聚行业共识、保持国际交流。
全国机器人标委会特种设备用机器人分委会委员、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江北分院院长王会方代表分标委秘书处发表讲话,王院长表示本标准对于我国特种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意义深远,并希望后期各位专家积极建言献策,为标准的编制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张江具身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平致欢迎辞,对各位领导及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就张江集团支撑上海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会上,由李菁处长、王会方院长、黄平总经理、郑军奇院长共同启动《移动机器人乘梯适用性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编制工作。
在主旨报告环节,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电气开发科张皓然科长、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吴峰崎主任、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标准服务中心邢琳主任及检测认证服务中心朱晓鹏主任分别作为电梯企业、特检机构、国评中心代表,就机器人乘梯过程,从人机共乘的协同要求、智慧电梯发展方向、机器人标准与检测认证等维度分享报告。
作为上海市重点打造的机器人产业高地,张江科学城凭借其卓越的创新生态与产业赋能能力,已孵化汇聚了一大批优秀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会上,来自张江科学城机器人产业集群的人形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代表围绕人形机器人乘梯适用性及安全认证等关键议题,与参会专家展开了深入探讨,为行业标准完善与技术落地路径贡献了前沿思考。
此次会议上,对《移动机器人乘梯适用性技术规范》标准大纲及草案内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经验各抒己见,针对标准的技术细节进行了充分交流,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标准的编制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
未来,随着机器人产品类型越来越多、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用户需求越来越清晰,CR认证将构建“1+X”的认证架构,其中“1”代表机器人本体质量,“X”代表应用场景特殊要求。以应用场景需求为牵引构建“机器人+应用”认证,将使得机器人产品更好地符合应用场景要求,传递机器人企业和用户之间的信任。本次国家标准编制启动会的成功召开,不仅助力CR认证“1+X”认证架构建设,也为行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中国机器人产业在标准化引领下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关于CR认证
中国机器人认证(China Robot Certification,简称CR认证),于2016年由国家认监委、原质检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向社会发布实施,是世界范围内唯一由国家推动的自愿性高端认证。
CR认证采用符合性认证与等级认证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架构。安全和电磁兼容性作为国际通行质量底线,采用符合性认证的方式;结合可靠性、信息安全、功能安全和智能化四大高阶质量要素,建立L1~L5的技术发展型指标等级,采用企业自我选择、场景需求为牵引进行等级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