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视频号
2024一路走来
我们创新
我们超越
留下了许多难忘而珍贵的回忆
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
在这一年里
我们砥砺前行
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新的一年已经到来
让我们一起回顾2024年我院重要事件
承担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职能
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1.传递企业高质量发展信任,2024年颁发中国机器人认证(CR认证)证书近200张。推动企业全系列机器人产品升级版CR认证。
库卡机器人获首家全系列中国工业机器人CR认证,打造工业机器人企业高质量典范。
节卡机器人获首家全系列中国协作机器人CR认证,打造协作机器人企业高质量典范。
安川机器人两款产品获机器人洁净级认证证书,成为CR+获证首家企业。
中国机器人认证(CR认证)入选国家认监委质量认证服务高质量发展优秀案例。
拓展CR认证采信,支撑恰佩克奖质量基石。
开展人形机器人测评方法研究,实施人形机器人功能全方位测评试点。
参与修订《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2024版)》,支撑工信部加强机器人行业规范管理。
成立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组,与行业70余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同研究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方案。
牵头发起的长三角机器人产业平台创新联盟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器人分会“机器人行业TOP企业遴选培育工作优秀组织单位”奖。
承办2024年工业机器人安全领域检验检测技能竞赛,提升机器人行业的检测认证水平。
举办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论坛,公布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路径和八大原则。
举办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机器人行业规范检测与技术论坛,共商机器人高质量发展。
搭建技术平台,夯实服务能力
1. 与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共谋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平台创新发展。
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浦东分中心开业,打造机器人智能等级标准验证与检测评价实验室。
上研院福州创新中心正式开业,围绕福州医疗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需求,赋能当地医疗行业。
启动国内第一个移动机器人标准化室外检测验证场地。
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总部)北京测评中心正式揭牌,面向京津冀地区提供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等服务。
着力科技创新,推动成果转化
1.牵头启动人形机器人数据集平台建设项目,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以及人形机器人企业技术攻关。
参与《灵巧型驱控一体机器人智能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全国首家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在上海市普陀区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指导下成立。
联合区域创投集团发起设立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基金。
验收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可变形重构废墟搜救机器人”,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推进“盾构机机器人换刀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项目实施,完成复杂狭窄环境下盾构机机械臂运动规划验证及视觉伺服运动控制验证。
承担中国和德国政府间智能制造(工业 4.0)科技合作项目,突破人机协同交互性测试难题。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高层建筑自升降智能建造平台关键技术与装备” ,研制用于超高层建筑机器人。
标准引领,构筑行业准则
1.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秘书长兼首席执行官菲利普·梅茨格先生访问我院指导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郭晨光和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益洋陪同。
担任IEC/ TC125主席,出席并主持国际重要活动。
IEC/TC125国内技术对口工作组成立,承担对口轮值秘书处并推选专家担任秘书长。
牵头制定IEC 63281-3-2:2024国际标准发布,并获2024国际电工标准化1906奖。
推动IEC/TC125 成立EMC标准化工作组,我院专家当选为工作组召集人,任务为制定TC125范围内的EMC标准。
我院专家当选“国际安全顾问委员会”(ACOS)中国国家成员,代表中国参与国际AI、人机协同新安全标准的顶层设计。
承担全国无线电干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对口国际CISPR国际标准化工作,推动工科医机器人EMC测量标准化。
完成中电协机器人标准化专委会换届,该专委会已成为我国推动机器人在电气场景应用的重要标准化组织。
召开首届智能机器人分级分类评价创新论坛,启动《机器人智能化视觉评价方法及等级划分》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
2024年度牵头/参与电气运输设备和机器人相关标准共15项,新立项标准19项
人工智能、教育为先
1.发布《青少年人工智能能力发展指南》团体标准,打造青少年人工智能能力发展指南。
承担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累计培训本市专业技术人员1200余人次。
敬请期待
敬请期待重要平台发布……
2025年,我们将着力打造“可靠肢肌体,智能大小脑”为需求的共性技术平台,继续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